人也是路“走”出來的
我們常說,路是人走出來的。其實,換個視角思考,走路者和路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。
心理學家認為,一個人的人格,就是過去所有人生體驗的總和。人們每天所走過的路,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自己的視野范圍、認知角度、思考方式。可以說,道路如同“壓模”一般,于無聲中在個人身上留下印記,并塑造著我們的處事態度、行為習慣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,雖不易察覺卻客觀存在。
因此,走什么樣的路,不僅僅是一種選擇,也體現為人對道路環境的理解和認同。可以說,在選擇道路的同時,個體也將自身融入環境,就能成為道路風景的一部分。
生活中,時常會遇到許多美好的事物,但往往只能“取一瓢飲”;走好人生之路,也必須自覺抵抗歧路的誘惑,專注走好內心認定的那條道。據說有人曾問米開朗基羅創作經典雕像大衛的秘訣,得到了這樣的回答:“很簡單,把所有不是大衛的大理石都去除,大衛就誕生了。”看清自己“想要的那塊石頭”,扭住目標,踏實篤行,我們才不會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慮、逡巡不前。
俗話說,“一樣米養百樣人”。有時候,即便選準了前進的道路,處身于同樣的環境,但不同的人也會葆有相異的心態。譬如,有的人一開始激情充沛,可一旦遇到麻煩、挫折,就開始變得萎靡、消沉。他們被問題難住、被困難嚇倒,甚至認為奮斗無用,索性選擇后退或繞路。其實,人生沒有捷徑可走,堅持是一種可貴的力量。回望過去,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種,換來“漫山木麻黃”;楊善洲退休又鉆山溝溝,20余年綠荒山。成功的路上其實并不擁擠,事實證明,那些朝著理想與目標積極進取、久久為功者,終能實現人生價值。
相對來說,平坦、起伏較小的道路,的確比較好走。但正是這樣的路,反而容易讓人對潛存的風險放松警惕。正如古人所說,“卻是平流無石處,時時聞說有沉淪”。這啟示我們,無論生活、事業是否一帆風順,都有必要提醒自己,多總結經驗、教訓,注重培養打逆風球、啃硬骨頭的能力。當心智足夠成熟、能力足夠強大,我們就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挑戰,把生活過出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一位作家曾寫道:“老馬識途,僅是一方面;‘途’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馬,從姿態到個性。”從這個意義上講,人其實也是路“走”出來的。“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過”。不斷校正行進姿態,將行路體驗、路人經驗轉化為行穩致遠的持續動力,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遙、再崎嶇,我們也能保持堅定、執著的前進姿態,抵達心中的遠方。
2021年2月7日星期日
[大家風范編輯上傳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