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死角,轉換視角
遭遇挫折失敗,就如同路遇死角,面對死角怎么辦?轉換視角。而視角決定視野,視野決定方向,方向決定成敗,方向對了就不怕到不了岸。
當年,面對試驗田中首季雜交稻人們傻眼了,“稻谷減產了15%,稻草反而增長了70%?!庇腥顺爸S,“可惜啊,人不吃草,不然雜交稻就大有前途?!痹∑秸f,試驗已證明水稻雜種有優勢,只是這種優勢現在表現于稻草而不是稻谷上,是配種不當。改變配種,優勢就能發揮在稻谷上。第二年,雜交稻果然比常規水稻增產30%,雜交稻種植大門從此打開。可見,死角不是死路而是拐角,視角變則柳暗花明。
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回想提取青蒿素過程時說,課題組篩選了4萬多種抗瘧疾化合物和中草藥,歷經190多次失敗。為搞清哪個環節出了問題,屠呦呦重新細閱經典醫籍《肘后備急方》。其中,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漬,絞取汁,盡服之”,讓她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常用水煎法因高溫破壞了青蒿中有效成分,于是用沸點只有35攝氏度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來提取青蒿,終于開啟成功之門??蒲兴澜蔷褪沁@樣把問題擺在你面前,告訴你“此路不通”。當此之際,轉換視角,另覓新途,往往就是坦途。
面對死角轉換視角,既是思維問題又是實踐問題,既是重新選擇又是不斷證明??蒲惺菈邀愄诫U,失敗并不可怕,可怕的乃是不能把失敗當成轉換視角的契機而就此打住。科學更是“老實學”,事事都要實驗。越是重大原始創新,絕大多數實驗結果往往越是與預料不符合,杜絕焦躁浮躁,以“實驗虐我千萬遍,我待實驗如初戀”的精神冷靜分析負面實驗結果,方有可能在破解難題中走上正路,直到夢想成真。
“當真理碰到鼻尖時,還是沒有得到真理”——這種缺憾在科技史中俯拾皆是。美國人萊斯最早發明了傳聲裝置,但只能用來傳送音樂,無法使人互相交談。在這個死角前,萊斯止步了。貝爾在萊斯研究基礎上改用了直流電,把傳聲裝置中一顆螺絲釘往里多擰了5絲米,電話機成了貝爾專利。許多時候,“錯過”比“過錯”更糟糕?!斑^錯”可改正,“錯過”無法彌補,就如萊斯這個“5絲米教訓”。
在相當意義上說,無失敗,無創新。面對死角敢于轉換視角,還需少些“穩賺不賠”意識。不能不看到,科研領域中,一些人片面追求“穩賺不賠”由來已久。在科技項目評審中,常常是“凡遇風險,一票否決”。跟蹤模仿多,學術不端多,都能從“穩賺不賠”思維和做法中找到原因。鼓勵死角前換視角,也應當用制度保證科技項目評審及科研經費投入更合理,為“十年不鳴,一鳴驚人”提供必要條件。
屠呦呦說,科學研究不是為了爭名爭利,只要國家需要,我就必須持之以恒。可以說,死角面前怎么辦,既決定著科研成果價值,也錘煉和考驗著科學家的精神與品格。在科技發展史上,一流人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的貢獻,通常都不亞于其才智方面的貢獻。勃發我們時代的創新,不僅呼喚善于轉換視角的智慧,也同樣呼喚其背后的科學精神與品格。
2020年6月24日星期三
【大家風范編輯上傳】